2020-共同研究

2020年度第2回北京大学-早稲田大学共同研究交流会

2020年12月3日上午,2020-2021年第二期北大—早大合作研究交流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期交流会聚焦“经济、安全与东亚的未来”这一主题,两校学者和学生围绕东亚与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日美贸易谈判、日本FTA政策和东亚地区生产网络等领域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交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副教授陈绍锋、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舒旻、早稻田大学国际部部长 Rhee Maji Christine、国际事务部部长高木范夫以及北大和早大的二十余名线上和线下的学生参加交流会。交流会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主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致开幕辞。她对参与本次交流会两校师生表示欢迎,并预祝本次交流会取得丰硕的研讨成果。

早稻田大学国际交流研究科副教授舒旻发表了题为“超越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东亚地区”的主旨演讲。首先,舒旻将自由主义国际秩序(LIO)界定为是一个开放的、基本依照国际规范的、流行于发达民主国家间的国际秩序。随后指出,这一国际秩序正面临“西方中心论、强权政治观和霸权合法化”这三大问题。从政治、经济多角度来看,东亚处在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边缘地带。最后,舒旻教授指出,东亚的未来取决于中国能否吸取美国的错误教训,摒弃西方中心论和强权政治观,构建出超越(liberalizing)自由国际秩序的新蓝图。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陈绍锋发表了题为“中国是国际体系的挑战者?一个亚投行和RCEP共性的视角”的主旨演讲。陈绍锋首先介绍了国际关系理论三大范式对中国是否挑战现存国际秩序这一命题的预测:现实主义悲观、自由主义乐观而建构主义难以预测。随后,陈绍锋从经济上的流动性目标、政治上的自由民主目标、手段上的多边主义和遵循什么样的规则提出了一个是否遵循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分析框架,依据这一框架,分析了中国为什么不是要推翻,而是要为现存国际体系加固根基的观点。

接下来分别由七位来自北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的博士生代表发言。北京大学的博士生李帅宇同学首先解释了在金融危机后的日本,为何相似的宏观经济政策由自民党政府提出就能够充分贯彻,而由民主党政府提出则无力实施。早稻田大学的博士生Zhou Fang同学借用权力转移理论,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了贸易战对中美在电信行业竞争的影响。北京大学的博士生李畅然分析了日美贸易谈判及其影响,并指出了与中美贸易战之间的联动。早稻田大学的博士生Vuslat Nur Sahin同学分析了日本在提出自由开放印太战略的背景下,经济安全如何影响和重构了地缘政治。北京大学的博士生于子涵同学分析了安倍政府时期日本FTA政策的变化、特点及其对RCEP、中日韩自贸区的影响。早稻田大学的博士生Zhou Ying同学从国家战略和区域格局的角度,分析了东北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海洋领土纠纷的不同特点。北京大学的博士生王君莹同学分析了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东亚地区生产网络的兴起及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讨论环节中,与会嘉宾和学生围绕主旨演讲和主题分享的内容,就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日美贸易谈判、非西方化道路等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精彩深入的讨论,交流会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早稻田大学国际部部长Rhee Maji Christine作闭幕总结。Rhee Maji Christine教授对参与活动的两校师生表示衷心感谢,期待交流会上多层次、多角度的观点碰撞能够促成优秀的合作研究成果。

Program

资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