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日上午,2022-2023年第五期北大—早大合作研究交流会在线上成功举办。
本期交流会聚焦“汉字·汉语研究的新地平”这一主题,两校的专家学者与学生代表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发言内容既包括中日两国汉字的最新现状,也包括汉字直观印象的地域差异、语言背后的社会现象等诸多主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孙建军、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笹原宏之、早稻田大学国际部部长ELWOOD Kate以及北大和早大的学生代表参加交流会。交流会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主持。
会议伊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致开幕辞,她表示北大—早大合作研究交流会多名会议参会人参与撰写的论文集已出版成书,希望本次交流会再次成为两校师生深入交流的舞台,期待各位参会者在研讨会上的精彩讨论,预祝本次交流会取得更加丰硕的研讨成果。
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笹原宏之发表了题为“日本人名中‘月’字的读法”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笹原宏之教授首先以近年来学界对于日本人姓名中的读音问题为背景引述主题日语姓名中汉字“月”字读音问题。结合具体史料,介绍作为姓名的“月”字在日本的发展;其次,结合动漫人物姓名等实例具体介绍了汉字“月”字读音的多样性,揭示出当今日语汉字读法的多义、多音与国际性。最后,笹原宏之教授介绍了汉字读音体现出命名者的情感与价值观,这也造成了姓名登记的难度,今后这一语言现象也值得关注。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孙建军发表了题为“唐通事与汉译洋书的翻译”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孙建军教授首先介绍江户末年至明治时代长崎唐通事的历史背景与职责。以何礼之为例,介绍他曾参与翻译多部汉译洋书的事实。其次以《万国公法》的译文为例,举出唐通事所使用的唐话汉语词的具体例子,说明唐通事的独特性。最后,以词典翻译中的使用英文词典翻译为例,介绍研究唐通事在翻译实践中着重使用英语的事实,以此引申出的研究进展与今后的研究关注点。
接下来,六位来自北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的博士生、硕士生代表发表主题分享。早稻田大学硕士生釰持一幸同学以日本命名汉字法律问题为背景,探讨近现代日本社会姓名中的汉字使用问题。北京大学博士生罗婷婷同学关注“女学生”一词的历史变迁,讨论使用数据抓取与数据分析探讨汉字词的可能性。早稻田大学硕士生内藤翔平同学关注表达身体残障的日语字形与读音,指出其中隐含的负面印象与歧视问题。北京大学硕士生刘钊希同学围绕“文明”一词,探讨福泽谕吉文本翻译背后的近现代思想史。早稻田大学硕士生山口美咲同学考察近代小说当中平假名的使用情况,分析片假名使用倾向所反映的文字习惯。早稻田大学硕士生王咏心同学关注汉字文化圈内不同国家和地区取名择字的现状,分析不同文化中人们对汉字的直观印象差异。
在讨论环节中,与会嘉宾和学生围绕主旨演讲和主题分享的内容,针对中日两国汉字直观印象的异同、汉字研究的新方法与可能性,展开了精彩深入的讨论,交流会现场气氛热烈。
最后,早稻田大学国际部部长ELWOOD Kate做闭幕总结。ELWOOD Kate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表示衷心感谢,并祝贺2022-2023年第五期北大—早大合作研究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