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共同研究

2022-2023年度第六期北大-早大合作研究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2-2023年度第六期北大-早大合作研究交流会成功举办

  2023年3月28日,2022-2023年度第六期北大-早大合作研究交流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期交流会的主题为“全球化调整及其国际政治经济影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勇教授、早稻田大学大学院商学研究科横田一彦教授(YOKOTA Kazuhiko)以及两院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副教授和王勇教授、横田一彦教授共同主持。两校师生围绕全球价值链、“一带一路”倡议、国际移民、美国国内政治和霸权秩序等诸多研究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首先致开幕辞。她表示,本次交流会的参与成员来自国际关系、经济学等学科,所讨论议题多元丰富,关注前沿问题,期待本次交流会取得丰硕的讨论成果,并欢迎与会师生向北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合作研究项目论文集踊跃投稿。

  早稻田大学大学院商学研究科横田一彦教授以“腐败和全球价值链”为题做主旨发言。横田教授指出,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当中,中间品贸易量逐渐超过了最终品贸易量。腐败行为会对一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早稻田大学大学院商学研究科横田一彦教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勇教授以“从整体安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安全影响”为题做主题报告。他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框架,其诞生背景一是国内经济放缓压力和安全挑战,二是随着中国崛起,其他国家日益关注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对世界政治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关注国内安全和国际安全的的政策协调性,体现了中国主张“共建、共享、共赢”的安全理念,坚持国际合作、促进全球治理的安全承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王勇教授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王玮老师以“Pechiney集团和法国化工行业”为题作了发言。法国的化工企业从二战前的分散状态逐渐走向了二战后的兼并联合,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团,帮助法国建立在化工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王玮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韦里(Alberto Lebrón)通过计算欧洲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中贸易增加值变化探究欧洲民粹主义的经济原因。发达国家蓝领工人的经济状况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不断恶化,由此产生了保护主义、反全球化的选举偏好。早稻田大学大学院商学研究科博士生Liu Jinchen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对国际移民和服务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处于移民网络的节点国家,其对外贸易行为更加频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王凯璇以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和美国对欧盟卫星出口管制为对比案例,分析了行政部门、国会和社会力量的政策偏好如何影响美国对高技术产业的出口管制政策。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朱洁西通过建立基准回归和中介效应模型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帮助制造业城市提升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艾雪颖则分析了劳工利益集团通过影响国会对总统的“贸易促进权”的授权,达成美国在签署双边或区域贸易协定中将国际贸易和劳工标准挂钩的目标。早稻田大学大学院商学研究科博士生IINO Yoshiaki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跨国收购主要在知识密集型产业的企业间进行,研发投入少、境外销售占比高、债务比率高的企业更有可能进行跨国收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廖舟从美国霸权利益与自由国际秩序之间的困境出发,分析了美国克林顿政府至拜登政府的对华经贸政策变迁。

  最后,早稻田大学国际部部长Kate Elwood教授做闭幕总结。Kate Elwood教授表示,伴随着各国的贫富差距扩大和大国竞争愈演愈烈,全球化已经进入到新一阶段。我们应该在承认和理解各国政治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增加沟通和交流,共同应对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她对2022-2023年度第六期的交流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表示衷心感谢,并对下一年度北大-早大交流会的预期成果表示期待。

早稻田大学国际部部长Kate Elwood教授 

撰稿、摄影:艾雪颖(北京大学)

责编:张静雪(北京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