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5日,2022-2023年度第三期北大-早大合作研究交流会线上成功举行。本期交流会的主题为“国际法与变化的世界秩序”。北京大学法学院陈一峰副教授、早稻田大学院法学院须纲隆夫教授、以及北大和早大的十余名学生参加了交流会。本期交流会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陈一峰副教授及须纲隆夫教授共同主持。两校师生围绕全球法律秩序、国际法上的个人责任与国家罪行、国际人权法等诸多研究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董昭华首先致开幕辞。她表示,北京大学与早稻田大学多年来密切友好合作,学术交流领域也从国际关系向教育学、法学等学科领域拓展。本次研究交流会的主题围绕国际法展开,讨论议题适时且重要,研讨内容令人期待,并欢迎与会师生向北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合作研究项目踊跃投稿。
早稻田大学法学院须纲隆夫教授以“什么是国际社会最根本的议题?”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他表示,选择本次会议发言题目的动因在于回应在战争改变世界格局的时代,国际法学者应当为国际法的未来讨论些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他以近期有关“全球危机与全球法律秩序”的国际会议征稿为例,从来自50多个国家的240多份论文摘要中,总结出4个学者们最关心的国际社会议题:乌克兰战争与世界和平、人权、气候变化、以及全球法律治理的未来。他总结道,可以看出国际法学者保持着对国际法的信心,而这种信心的维护也需要更多有关国际法和国际社会未来的讨论。
北京大学法学院陈一峰副教授以“作为法律体系的国际法”为主题进行了发言。他首先援引国际法委员会国际法不成体系问题结论意见中的论述,认为国际法是一个规则或原则体系,这些规则或原则以一种有序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并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目标,对国际社会进行规制。然而,这一本体论的规范性假设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例如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的规则或由不同主体制定的规则之间如何互动并解决彼此间冲突等。为了实现国际法治,国际法需要超越碎片化的规则而形成一套协调的体系。为此,可以通过国际法原则、国际法渊源理论、国家责任等方面的发展来形塑国际法。
在学生发言环节中,早稻田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生Hiromu NAGASAWA从责任承担模式的角度分析国际法上个人承担国际刑事责任的理论,认为国际刑事法庭在认定个人责任时,并非关注高级官员同实际犯罪者的具体关系,而是关注他们在组织中承担高级职务的犯罪组织因素。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黄蓬北从传统自然法与实证法二元思想模式的角度评价国际法委员会关于国际强行法的报告,认为该报告未能超越二元模式而为强行法的实践者提供确定性。早稻田大学政治学院博士生Ayaka DOYLE通过对芦部信喜的宪法理论进行再解释,发掘出其中的全球宪政主义倾向及其在日本战后宪法制定过程中所遭遇的范式冲突。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汪家雨认为,对涉及国家间关系的国际“抵制”行为加以规范的讨论,随着泛政治化的诱惑而逐渐消失;对此,国际法学家应坚守国际法规范性底线。早稻田大学法学院博士生Shuji KOBA认为语言多样性是欧盟法的一大特点,并从语言权利和语言正义的角度梳理了欧盟法律体系中有关语言的各类规范。北京大学法学硕士、剑桥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冯丽羽通过话语分析和第三世界国际法的方法,对“国家的国际罪行”概念从主流国际法话语中消失的历史进行了重新解读。早稻田大学法学院博士生Kazuko ITO从权利持有者的视角,分析《联合国工商企业与人权指导原则》的优点与不足,并考察国际法的动态发展对于解决相关人权问题的必要性。北京大学法律硕士、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刘祎佳对国际公约中被诱拐儿童的强制返回机制展开批判,认为相关案件中儿童和妇女的权利被日益边缘化。
在讨论环节,与会师生就国际法的共存与合作功能、国际刑事法庭的地位、习惯国际法的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师生表示,通过此次学术交流受益匪浅,期待未来两校国际法学科之间有更多的学术互动。
最后,早稻田大学国际部副部长Motoyama Tetsuhito教授作闭幕总结。Motoyama教授对本次学术研讨会的议题和讨论内容表示赞赏,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表示衷心感谢,并祝贺2022-2023年度第三期北大-早大合作研究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
文字:黄蓬北
图片:张静雪 周延泉
审核:陈芳